服务热线
18321282235
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ELISA技术中的抗原与抗体的反应1.2.1抗体的结构抗体是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Ig分五类,即IgG、IgA、IgM、IgD和IgE。与免疫测定有关的Ig主要为IgG和IgM。Ig由两个轻链(L)和两个重链(H)的单体组成。Ig的轻链是相同的,有κ(kappa)和λ(Lambda)两种型别。五类Ig的重链结构不同,这决定了它们的抗原性也不同。IgG和IgM的重链分别称为γ(gamma)链和μ(mu)链。重链和轻链的N端的氨基酸...
微针头贴片助力肿瘤*有效杀伤黑色素瘤近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从事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一种新技术,利用嵌入微针头的贴片直接将肿瘤*药物送达黑色素瘤位点。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其它方法该技术能够更加有效地靶向黑色素瘤。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学术期刊NanoLetters上。目前癌症*研究主要着重于使用anti-PD-1抗体帮助T细胞识别癌细胞,进而达到杀伤癌细胞的治疗效果。但是该方法仍然存在许多挑战,比如anti-PD-1抗体通常需要注射到血液...
华人科学家揭示肠道微生物不会感染人体自身的机制来自爱丁堡大学MRC炎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揭示出了,免疫系统阻止我们肠道中的细菌渗入血液中引起败血症一类全身性炎症的机制。并帮助解释了尽管在我们的肠道中自然存在大量的细菌,我们却不会遭受更多感染的原因。研究发现有可能会改善对危及生命的感染的治疗和预防。他们的论文发布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我们肠道中的细菌数量是我们体内细胞数量的10倍。它们通常对我们有益,帮助我们消化了食物,抵抗其他类型致病菌的感染。但如果这些细菌从肠...
伊蚊交尾研究新发现,或找到方法控制寨卡病毒研究表明,雄性伊蚊通过交尾传播的信息会影响雌性生殖系统的基因开关,包括与血液进食、卵子发育和免疫防御的相关基因。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发现能够用来对付蚊子为媒介传播的疾病,比如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寨卡病毒。这篇文章在2月22日发表在PublicLibraryofScienceforNeglectedTropicalDiseases杂志上。文章的作者之一、昆虫学教授LauraHarrington说:"我们有两个目标,*是理解蚊子交配系统的基本...
开发出区分性免疫捕获芯片定量检测白细胞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高度灵敏度的基于区分性免疫捕获(differentialimmuno-capture)技术的生物传感器,它能够检测白细胞亚群。作为一种一次性使用的小型生物芯片的一部分,这种微流体生物传感器能够在现场快速地和准确地对CD4+/CD8+T细胞进行计数,以便用于HIV/AIDS诊断。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3月10日在线发表在NatureProtocols期刊上,论文标题...
新型骨灰盒能够当“盆栽”跟大家介绍一款新型的"生态骨灰盒",这是一款能够进行生物降解的骨灰盒,它通过利用土壤以及亲人遗体火化后的骨灰,可以长成一棵小树。是不是很有创意?与这一款骨灰盒配套的还有一个感应器以及手机APP,这个APP能够实时追踪骨灰盒内部的湿度、环境温度、光线、电导率等等,另外还有一个设备可以实现自动浇水。这对我们怀念已故亲人来说也是一个好的方式。没有人希望自己爱的人去世,不管是朋友、亲人、甚至是宠物,不过,我们死了以后并不会"消失",我们的身体会转化为大自然的一...
外泌体与病毒3月3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6外泌体与疾病研讨会:从实验室到临床隆重召开。复旦大学病毒研究领域专家,曾担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为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兼副主任,兼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病毒专业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病毒学会主任委员袁正宏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外泌体和病毒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团队的研究。袁正宏教授曾承担了973、86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并在上发现皮肤TLR9表达可受外伤等诱导...
实验性的埃博拉病毒抗体或可帮助猕猴抵御病毒感染近日,一项发表于杂志Scienc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的科学家等机构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分离自埃博拉病毒幸存者机体中可以抵御病毒的单克隆抗体,或可有效保护感染埃博拉病毒5天后的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目前这种抗体症进一步在人类机体中测试观察其是否可以作为一种抵御埃博拉病毒的潜在疗法。2014至2015年埃博拉病毒在西非肆虐,至少造成1.1万人死亡,而且目前上并没有批准的可有效治疗埃博拉病毒感染的疗法。文章中,研...
邮箱:sale1@shybsw.net
地址:上海市沪闵路6088号龙之梦大厦8楼806室
Copyright © 2025上海钰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15014166号-7
技术支持:环保在线 管理登录 sitemap.xml